主要的古代文明发源地生态地理环境初探
作者: 白光润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关键词: 谷物文化 二期文化 四季文化 
描述:本文分析了主要古代文明发源地共同性的生态地理特征,论述了在草原、森林草原环境中产生的谷物文化是人类早期物质文明的基础,具有与自然相协调的干湿两期节奏,以及这种二期文化向后来四季文化过渡的过程。
黄土与中国古代城市
作者: 张新斌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 黄土 古代中国 城市 
描述:本文从地理环境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城市的特征,论迷了黄土与中国古代城市的关系。
中西古代地理学研究之差异
作者: 吴晓佳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关键词: 比较/地理大发现 地史学 古代地理学 地理环境 
描述:本文采用对比分析方法,从自然地理环境、哲学思想体系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三个因素分析入手。论述古代中国地理学和古代希腊地理学在发展方向上的差异性。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地理环境论——中国古代文艺生态学思想研究之一
作者: 范军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关键词: 《二十四诗品》 变量关系 中国古代文论 文艺生态学 艺术风格 地域文化 辞情 江山之助 环境论 南宋词 
描述:文艺生态学,注重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等各种变量关系中,研究文艺的产生、分布以及发展规律。强调对环境的研究,是文艺生态学的第一要义。本文尝试从自然环境因素对文艺的影响这一角度,对中国古代的文艺生态学思想作些梳理、描述和探讨。一、地理环境对民族性格的影响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有其人文乃至自然的背景。人们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千差万别,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滋养和培育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及地域文化,展示出各不相同的艺术风神。不同的自然环境,会逐渐
影响古代中国发生期科学技术的若干因素
作者: 吾敬东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中国社会科学 关键词: 中国古代科学 心理层面 战国时期 张光直 植物区 农业特征 采集活动 古代中国 实用性特点 春秋时期 
描述:本文旨在对影响中国古代处于发生期的科学技术的若干因素作初步的考察。文章认为:前科技期或前农业时期的采集活动对于塑造分辨、分类思维样式具有重要意义,且其部分地成为以后科学技术的基础。进入科学技术期后,如下四个因素至为重要,即在经济层面,科学技术受农业的影响,由此导致了实用性特点;在政治层面,受权力的影响,由此导致了集约性特点;在思维层面,受巫术的影响,由此导致了神秘性特点;在心理层面,受工匠的影响,由此导致了经验性特点;此外,特殊的地理环境对于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也具有重要意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正是在以上诸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并发展为独特的形态的。
中国北方与南方古代文明发展轨迹之异同
作者: 童恩正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中国社会科学 关键词: 古代文明 随葬器物 基层社会组织 考古学研究 小国寡民 历史时代 文化人类学 国家起源 石家河文化 良渚文化 
描述:公元前第三千纪后半期,是中国北方最终形成文明和国家的关键时期。本文运用考古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生态学等资料对这一时期北方的龙山文化和南方的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从地理环境、农作物品种、与相邻人群集团的关系、水利工程的需要、基层社会组织、宗教信仰和政治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南北古代文明发展的不同特点及其原因。作者还就老子小国寡民的保守的政治思想和古代南方分散的家庭经济的联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古代关于太阳对地理环境作用的认识
作者: 陈瑞平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自然科学史研究 关键词: 太阳 古代 地理环境 
描述:中国古代关于太阳对地理环境作用的认识,历史悠久,记述面颇广,有的已有较高的水平。
神木县近55年气候特征及变化分析
作者: 吴胜勇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陕西气象 关键词: 神木县 气候特征 指导 农业生产 
描述:利用神木县1957—2011年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等气象观测资料,分析神木县气候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四季中冬季气温升高趋势最显著;年降水量呈缓慢下降趋势,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5—9月,降水量主要分布在200~600mm;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降水偏少,空气湿度低,气候以干旱为主。
气候变化对宁夏固原地区胡麻发育进程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 李淑珍  孙琳丽  马玉平  徐玉东  俄有浩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应用生态学报 关键词: 产量 胡麻 气候变化 发育进程 
描述:基于观测数据分析了宁夏固原地区平均温度和降水的年际变化,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当地胡麻发育进程和产量的影响状况.结果表明:1957—2012年,固原地区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10 a)-1、-20 mm·(10 a)-1;胡麻生长季平均温度的上升趋势更明显,降水的下降趋势则与年趋势类似.气温升高和降水减少加快了胡麻的发育速度,导致其生育期天数呈显著减少趋势.胡麻播种至出苗期温度每上升1℃,出苗期提前0.7 d;出苗至二对针叶期,温度每上升1℃,发育天数缩短0.8 d,降水量每减少1 mm,发育天数缩短0.1 d;工艺成熟至成熟期温度每上升1℃,成熟期提前...
甘肃临夏高寒干旱地区玉米种植气候区划与产量的气候预测
作者: 孙玉莲  边学军  黄成秀  马旭洁  张淑芳  石登科  王琨  刘辉    年份期号: 2016- 刊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关键词: 甘肃临夏 产量预测模型 玉米 气候区划 高寒干旱地区 
描述:【目的】分析甘肃临夏高寒干旱地区玉米的气候生态条件,并进行了玉米适生气候区划及玉米产量的气候预测,为高寒干旱地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调整作物布局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农业气象学和农业气候学为指导,采用1988-2008年临夏地区玉米产量资料和1971-2009年农业气象资料,结合生产调查和1988-2008年物候资料,分析研究了影响甘肃临夏玉米生长的关键生育期及主要气象因子,对该区的玉米适生种植区进行区划,并建立临夏地区玉米各生育期时空动态气候预测模型。【结果】临夏各地玉米种植区海拔高度不同,全生育期≥10℃活动积温和降水量差异很大,根据玉米生育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及临夏州气候特点,确定临夏玉米...
< 1 2 3
Rss订阅